新聞中心
News Center針對我國科學儀器產業儀器設備對外依存度高等現狀,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相繼設立“科學儀器基礎研究專款”和“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等以全面提升我國的原始創新能力。科學儀器是人類探索自然、認識世界的重要工具,也是環境保護、食品安全、醫療衛生等社會發展的重要保障。高速增長的科學研究和環境、食品安全監測需求,以及國產儀器技術水平落后的現狀導致我國成為儀器儀表產品的大進口國,一些儀器設備依賴進口。近年我國每年購買國外科學儀器設備的投入在400億元以上,這種現狀亟待改變。針對我國科學...
*局日前批準寧夏吳忠市建設中國智能裝備制造(儀器儀表)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這是寧夏首ge“國字號”產業知識產權運營中心。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數據顯示,在2010年,中國制造業產值達到1.955萬億美元,在制造業總產值中所占的比例為19.8%,超過美國1.952萬億美元的總產值。此后中國制造業產值高居di一。隨著制造業智能化的升級改造,我國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呈現較快的增長,到2017年規模將超過15000億元。儀器儀表行業作為中國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但是面對...
夏季本是水污染事件的高發期,加之梅雨季節臨近,水質變黑發臭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很多居民因此受到不少困擾。近日,上海松江區一居民小區就出現了發黑的自來水,影響了300多戶居民的日常用水。還有很多住在黑臭水附近的居民,長期受惡臭侵擾,到了夏天連窗戶都不敢開。為了維護人們的生活環境和用水安全,各地區開始采取多種措施加強水質監測和治理。先監測后治理科學儀器洞察水質科學治水,自然離不開科學監測。近日,深圳一條河道采用了互聯網+河道水質監測手段進行24小時實時監測。工作人員在河道中放置了無...
糧食安全關乎我國國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對于擁有13億多人的我國具有重要意義。我國一直十分重視糧食發展問題,在推動我國由糧食生產大國向糧食產業強國轉變道路上不遺余力。5月11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技部聯合發布了“科技興糧”實施意見。近年來,我國糧食安全問題頻發,加強糧食檢測監管已是刻不容緩。有數據顯示,我國約有1.5億畝耕地遭受重金屬污染,農藥殘留等情況更是普遍。此外,我國糧食生產呈“小而散”狀態,農機使用率低,規模化程度不夠,導致監管難度較大。...
夏季光照強烈,天空通透,空氣質量指數中的臭氧指標往往會悄悄攀升。在PM2.5之后又闖入公眾視線的臭氧,將會對人體和環境造成怎樣的影響,值得公眾深思并探索解決之道。在烈日照射的高溫天氣條件下,汽車廢氣和工業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物,經過二次污染就會產生“臭氧污染”。這是夏天更容易臭氧超標的因素,正值當下,臭氧檢測儀整裝待發。另一方面,在健康意識深度覺醒的當下,人們愈來愈追求綠色生活方式,對臭氧檢測儀的需求也持續旺盛。*,臭氧是大氣中自然存在的微量氣體。可分為“好的臭氧”和“...
油類、石油類、動植物油類污染物對環境與人體健康的危害巨大,檢測需求凸顯,因此對檢測方法標準的制定迫在眉睫。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關于征求《水質石油類的測定紫外分光光度法(征求意見稿)》等三項國家環境保護標準意見的函。如有任何異議,可于2018年6月15日之前將書面意見反饋至生態環境部。石油類、動植物油類作為近年來重點污染源監測項目。尋找一種能監測水中油污染的檢測技術,是石油、水環境等污染中*的部分。龐大的需求加快了檢測技術的更新速度。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紅外法則以其靈敏度高...
中國作為一個地理大國和人口大國,對儀器設備的需求基數較大。目前,中國正以蒸蒸日上的態勢全面發展,對于儀器的需求量不斷增加。需求的增加推動著儀器設備進一步的發展,對于儀器行業來說,蘊藏著巨大的機遇。機遇和挑戰并存,國產儀器雖有巨大的潛力,但也面臨著很多的問題。一方面,面對實力雄厚的外國企業,儀器企業基礎薄弱,發展速度慢。另一方面,面對智能化、化、小型化、聯用化的發展趨勢,如何在多元的分析儀器中脫引而出,是儀器企業共同關注的問題。尤其智能化,已經成為了科技儀器行業發展的新趨勢。科...
5月28日,德國圖林根州經濟、科技與數字社會部部長WolfgangTiefensee,德國駐上海總領館總領事Althauser一行專程來到江寧開發區,與園區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并為中德合作的新型研發機構江蘇MEMS智能傳感器研究院入駐新的辦公場所舉行揭牌。市委chang委、區委書記李世貴,市科委、市外辦、市“兩落地一融合”推進辦負責人、區領導李萬平、董涵、王愛軍等,以及中國物聯網與傳感器聯盟、中國半導體協會MEMS分會、東南大學、重慶大學、德爾森集團等合作方代表參加了活動。...